0
0
抗戰勝利八十周年|八路軍總部五次駐紮山西武鄉縣 近百歲老兵回憶抗日經歷 

抗戰勝利八十周年|八路軍總部五次駐紮山西武鄉縣 近百歲老兵回憶抗日經歷 

抱歉,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。
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,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。
如有問題,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@pccw.com 查詢。
廣告
 
抗戰勝利八十周年|八路軍總部五次駐紮山西武鄉縣 近百歲老兵回憶抗日經歷 

【Now新聞台】今年是抗戰勝利八十周年,在抗日戰爭期間,八路軍總部曾五次駐紮在山西武鄉縣,那裡有何作戰優勢?而當年參與抗戰的士兵又有甚麼深刻經歷?

抗戰老兵李金水:「槍從打進去後腿打出來,穿了個窟窿,當時還沒甚麼感覺。」

98歲的李金水在山西武鄉縣出生,1944年,當時17歲的他加入八路軍參與抗日戰爭,初生之犢不畏虎,第一次打仗就到前線衝鋒陷陣,但不幸中槍。

李金水:「躺四個月就出院了,傷口還沒有痊癒就出院了,部隊需要人。」

1937年抗日戰爭初期,國民黨及共產黨協議合作,將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,主要在華北地區打游擊戰,生活艱苦。

李金水:「我們吃的是高粱、黑豆、玉米,武鄉的石磨磨下來,用行軍鍋煮出來是黑紅黑紅的,那都是十八、九,二十來歲的人,你們說吃飽吃不飽?吃不飽,沒辦法,怎麼辦啊?熱天時候尋野菜吃野菜,灰灰菜、苦苦菜、楊樹葉、榆樹葉,我們都吃過。」

山西在抗日戰爭中,處於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,武鄉縣是太行山抗日根據地的腹地之一,八路軍總司令部曾五次駐紮在這裡。武鄉縣14萬人口,逾10萬人參與抗日,可謂「村村住過八路軍」、「戶戶出過子弟兵」。位於武鄉縣東丘陵山區的王家峪村山環水繞、峽谷幽深,在1939年10月成為八路軍總部所在地。

山西省委黨史研究院研究員郭秀翔:「因為它後面有大山,日本它主要是佔的是交通線、佔的是縣城,但是在廣大的農村它沒有佔據,所以它地理位置,既可以隱蔽又可以轉移的這麼一個區位。另外,還是當地的黨組織,老百姓的抗日的積極性也是非常高的。」

王家峪八路軍總部是一座四合院,朱德、劉少奇、鄧小平等多名抗戰風雲人物都住過,房間住所及辦公為一體,睡的是土炕。作為抗日根據地,這裡設有衞生所,提供簡單醫療設備,當年亦有德國籍及印度籍醫生來這支援及協助救治傷兵。

  1. 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