抱歉,我們並不支援你正使用的瀏覽器。
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,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。
如有問題,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@pccw.com 查詢。
為達至最佳瀏覽效果,請更新至最新的瀏覽器版本。
如有問題,歡迎電郵至 pccwmediaiapps@pccw.com 查詢。
廣告

【Now新聞台】2012年南丫海難死因研訊,南丫四號的造船廠時任工程經理作供,他承認檢查下屬計算南丫四號穩定性的數據時,沒有用該船的圖則核對,導致當時未有發現數據出錯。
身穿白色衫的財利船廠時任工程經理張泉佑,作供後離開西九龍裁判法院。
他供稱在1994年至97年短暫離開財利船廠,沒有參與建造南丫四號,他在1998年回到船廠工作,當時收到一封來自港燈的信,稱希望改善南丫四號的穩定性,他讓船廠船舶繪圖員張福初計算並繪圖,他看過張福初的計算,並得到港燈及海事處同意,最終在船底增加了8.25噸的鉛壓載物。
代表海事處的大律師指,當年南丫四號加裝壓載物後進行穩性測試,文件顯示當時測試假設了油機房和舵機房之間有水密裝置。張泉佑指,張福初當時應該是拿了舊的資料計算,忽略了兩個倉中間沒有水密門。
律師問張泉佑認為自己有沒有責任,確保張福初的計算正確,張泉佑指他已盡力檢查,看了計算的結果後,便交給海事處把關;律師質疑他檢查時,不但沒有看南丫四號圖則,亦沒有再計一次測試數據,張泉佑指自己沒有時間做重複的事。
律師之後展示一份1995年的文件,顯示油機房及舵機房之間沒有水密裝置,張泉佑指,他沒有看過該文件,如果他當年在財利,不會把南丫四號的設計外判,並會親自重新設計該船。
2005年財利船廠再協助港燈把壓載物升高,當年做穩性測試時,亦是假設了油機房和舵機房間有水密門。